6月19日上午,美國紐約州立大學佛裏多尼亞校區曆史係終身教授範鑫應邀為yl6809永利官網師生開展題為《現代學術體製下的雙重困惑》的線上學術講座,yl6809永利官網副教授祁琛雲擔任本次講座主持人。
範鑫就學術思考與其全球性經曆具有關聯展開演講,他在了解不同地區的學術製度之後對中國、美國、德國的學術體製做了思考。範鑫首先提出三個問題,即“何為現代性”、“誰是大學生”與“誰是教授”,並為在場師生做出了詳細的解答。他認為,對現代性的理解應當從不同視角建立不同的關係或聯係,以多角度對其做出闡釋。緊接著,範鑫列舉引用了近現代西方大學的例子,簡潔明了地梳理了西方大學的現代化曆程及其學術體製的建立過程。緊接著,範鑫著重介紹了“被人遺忘的斯通納”。他對斯通納的學術經曆、人生概況進行講述,並以紐約州立大學佛裏多尼亞校區為例對十九世紀初期美國大學的發展曆程進行介紹,展現了美國現代大學的建立與發展,並指出美國大學教授的職責是教學、研究、服務。範鑫以“顧頡剛之夢”為題,從顧頡剛的學術思想切入,通過對蔡元培、蔣廷黻等人對現代學術體製的探索和學術追求的描述,深刻的說明了中國知識分子與社會的關係及其社會責任。講座最後,範鑫再次向在場師生提出“學術應當怎樣成為一種可能”的問題,並以中國視角觀察德、美體製問題與全球性問題,表達了對現代性自身的危機的思考。
範鑫深刻、全麵的學術解說讓受眾師生受益匪淺,講座結束後在場師生通過線上提問的方式踴躍向範鑫提出問題,範鑫一一為其解答,本次講座在濃厚的學術氛圍中圓滿結束。